艺术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艺术新闻

山西:黄土高原要变“美术高地”


作者:续鸿明 严长元    2008-01-31 16:11:01    来源 : 中国文化报

  山西是资源大省,盛产煤炭,尽人皆知;山西是文学大省,从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到新时期的“晋军崛起”,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在文学界有口皆碑;山西的戏剧、舞蹈、民歌等名闻遐迩,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电视剧《乔家大院》、晋剧《傅山进京》等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备受瞩目……


  与此相比,山西美术却颇显沉寂。对于拥有丰富人文资源和深厚美术传统的山西来说,这是莫大的尴尬和显见的危机。


  “如果山西美术仍然裹足不前,与戏剧、音乐和舞蹈拉开很大距离的话,我们将无颜面对三千万三晋父老乡亲。”1月26日,原籍山西临猗的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力舟在“山西省美术发展规划研讨会”上忧心忡忡地说,“我觉得政府有责,每一个美术家也都有责任。”


  “美术事业作为整个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在山西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过程中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已经认识到差距所在,感觉到发展的迫切性,因此,政府力图在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方面做一些实事。”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建民在研讨会上的表态令山西美术界备受鼓舞。


  会上提出的《2008—2012年山西美术事业发展规划》(讨论稿)对“总体目标”有着清晰的描述:“使美术成为文化强省的重要力量,使美术繁荣成为新山西的鲜明特征,使山西成为中部活跃的美术高地。”


  黄河流域民间美术是最大优势


  山西拥有其他省份难以企及的极其丰富的美术资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量排名全国第一,古代壁画拥有量全国第一。晋祠水母殿、平遥双林寺的宋明彩塑,永乐宫、华严寺的辽元壁画等均是享誉世界的美术精品。山西历史上出现过王维、荆关、董巨、米家父子、傅山等光耀画坛的艺术巨匠。


  著名画家、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李延声说:“山西是壁画大省,可以说全国的壁画大部分集中在山西,很多山西人没有认识到这是国宝。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都知道山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地。”


  195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山西的江西籍画家董其中,亲身见证了山西美术50年的发展史。他说:“是山西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和丰富的民间艺术滋润了我,是山西这块丰厚的土地成就了我的艺术。”


  “享誉世界的云冈石窟,遍及全省的9000多件古代彩塑,黄河流域的民间美术——年画、剪纸、刺绣、皮影、木雕,以及数量众多、风格鲜明的民居、戏楼,在分析山西的美术资源优势时绝对不能忽略。”杨力舟认为,民间美术是山西最雄厚、外地人最羡慕的资源。搞规划的目的首先在于充分认清山西美术的文脉,这叫“立稳脚跟”,有助于山西的美术家们创作出具有鲜明本地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美术作品。


  杨力舟进而提出“山西美术家队伍应当掀起一个学习传统艺术的高潮”。他认为,过去对山西的壁画、彩塑、云冈石窟等文化传统重视不够,往往是舍近求远,一味模仿洋东西,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切不可丢掉山西的文脉,借鉴山西古代艺术的文化元素,在今天大有可为。”


  “杏花奖”首次纳入美术作品


  1月20日至28日,由山西省美术工作者创作的400余幅美术作品在山西省文联大厦、太原工人文化宫和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同时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第11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展演同时举行。据悉,“杏花奖”作为山西省文艺类政府最高奖,将美术作品纳入评比项目尚属首次。


  这次展览以“和谐与创新”为主题,展出从全省2000余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作品,既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描绘,也有对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的思考,当然更少不了富于浓郁山西地域特色的作品。在展厅,参观者可以领略到《三晋逸韵》中传达的传统和时尚的碰撞,感受到《佛山国》中五台胜景的神圣,品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中壶口瀑布的壮美……


  尽管汇集了400余幅优秀作品,著名油画家、原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韩植墨仍然表示这次展览“不足以代表山西的水平”。因为组织工作匆促和不够深入,“好多画家没有拿出作品来”。


  据记者了解,山西现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画家,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58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547人,省内高校均设有美术专业,另外还有大批民间、业余画家。


  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郭立认为,山西美术目前处于一个积蓄力量的特殊时期,群众基础非常好,美术家的创作热情非常高。文化厅出台美术发展规划,有助于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聚拢各方面的力量,扎实稳步地推动山西美术的整体发展。


  山西省美术馆提上议事日程


  多年前,原山西美协主席苏光为筹建山西省美术馆东奔西走,殚精竭虑。据杨力舟回忆,“在苏光的执著努力下,省委给批了300万元建美术馆,印成红头文件。没想到主管副省长不久退下来了,300万元的美术馆也就‘黄’了。当时苏光说‘我建不成美术馆死不瞑目’,人事变动的残酷,把一句豪言壮语变成了泡沫。”


  令杨力舟欣慰并可以告慰苏光老先生的是,山西省美术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筹建山西美术馆,现在已有几套方案。”高建民在研讨会上透露,“山西要搞八大工程建设,山西大剧院、山西图书馆、科技博物馆等一些大工程的配套和将来的山西省美术馆怎样结合,还要进一步研究,但是已经进入政府的考虑范围,请大家放心。”


  近几年,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都在兴建美术馆。据了解,中国的公共美术馆从1980年的11个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增长幅度惊人。


  杨力舟建议,可以先建一个小而精的美术馆,但“要有现代化的设备,不能凑合”。他说,国际上的重要展览到中国后,都是从北京到上海、广东,这些展览对美术馆的要求非常高,人家有条件,所以捷足先登。因此,要赶快建成山西省美术馆,让中国美术馆的藏品来山西,让国际展览也能来山西。


  启动政府收藏 保存本土精品


  据介绍,受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的委托,首届“杏花奖”优秀美术作品由山西省图书馆收藏。“从这次画展开始,由省图书馆负责收藏画家的优秀作品,启动政府收藏机制。”山西省文化厅厅长杨波表示。


  山西省图书馆馆长李小强在研讨会上说,一定要保存好这批作品,在尊重法律、尊重画家、尊重版权的前提下,宣传好、利用好这批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欣赏到这批作品。


  83岁的山西画家赵梅生目前保存有三四百张自己的作品,却因此而发愁。“我现在已到晚年,这些画给谁啊?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一些已去世的画家也曾遇到这个问题。如果政府没有像样的收藏,后人就看不到这些历史文物、美术作品。”他准备把100张画再捐赠给晋祠博物馆,对政府收藏寄予厚望。


  高建民表示,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正在考虑完善这方面的奖励制度。“如果记载山西美术发展历史的代表作品流失,那么将来的山西省美术馆就不能完整地展示山西美术的历史,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钱林祥认为,《2008—2012年山西美术事业发展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他介绍了国外的美术馆现状,对山西省美术馆“先收藏后建馆”的做法表示赞同。


  “美术高地”不是遥远的梦想


  上世纪的山西美术一度辉煌,取得非常突出的成就,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在年画、版画的普及与提高、改造与创新中赢得全国赞誉;中国画《红太阳光辉暖万代》(亢佐田作)、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苏光、王迎春、杨力舟作)等均为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作品。新时期以来,山西美术创作空前繁荣。《血与火》、《晓色初动》、《捻毛线》、《解放区的天》、《黄河魂》、《矿工与太阳》等一大批涉及多个画种、多种现实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在国际、国内各类重大展览中数次获得金、银、铜奖。这些成就为未来山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西是我的第二故乡。”李延声说,去年他回山西做汇报展时,时任山西省省长的于幼军在展厅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和他从岭南画派谈到山西画派,谈得很细、很深入。“省领导这么关心美术,我从艺这么多年来还是首次感受到。”


  李延声认为,从全国来看,目前的山西美术水平不够高,发展不够快,但规划提出把山西建成“美术高地”,就有了一个奔头,有了一个目标,设想非常好。


  高建民在总结发言时强调,近期山西要抓好美术创作队伍、美术评论家队伍、美术策展人队伍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要形成三个机制:组织领导机制、专家指导机制、政策保障机制。


  山西离“美术高地”有多远?也许是10年,也许是5年,但有多远就有多近!未来可期。

'];
content[0]!='' && content[0] != 'undefined' && document.write(ad(content[0]));

  山西是资源大省,盛产煤炭,尽人皆知;山西是文学大省,从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到新时期的“晋军崛起”,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在文学界有口皆碑;山西的戏剧、舞蹈、民歌等名闻遐迩,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电视剧《乔家大院》、晋剧《傅山进京》等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备受瞩目……


  与此相比,山西美术却颇显沉寂。对于拥有丰富人文资源和深厚美术传统的山西来说,这是莫大的尴尬和显见的危机。


  “如果山西美术仍然裹足不前,与戏剧、音乐和舞蹈拉开很大距离的话,我们将无颜面对三千万三晋父老乡亲。”1月26日,原籍山西临猗的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力舟在“山西省美术发展规划研讨会”上忧心忡忡地说,“我觉得政府有责,每一个美术家也都有责任。”


  “美术事业作为整个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在山西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过程中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已经认识到差距所在,感觉到发展的迫切性,因此,政府力图在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方面做一些实事。”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建民在研讨会上的表态令山西美术界备受鼓舞。


  会上提出的《2008—2012年山西美术事业发展规划》(讨论稿)对“总体目标”有着清晰的描述:“使美术成为文化强省的重要力量,使美术繁荣成为新山西的鲜明特征,使山西成为中部活跃的美术高地。”


  黄河流域民间美术是最大优势


  山西拥有其他省份难以企及的极其丰富的美术资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量排名全国第一,古代壁画拥有量全国第一。晋祠水母殿、平遥双林寺的宋明彩塑,永乐宫、华严寺的辽元壁画等均是享誉世界的美术精品。山西历史上出现过王维、荆关、董巨、米家父子、傅山等光耀画坛的艺术巨匠。


  著名画家、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李延声说:“山西是壁画大省,可以说全国的壁画大部分集中在山西,很多山西人没有认识到这是国宝。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都知道山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地。”


  195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山西的江西籍画家董其中,亲身见证了山西美术50年的发展史。他说:“是山西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和丰富的民间艺术滋润了我,是山西这块丰厚的土地成就了我的艺术。”


  “享誉世界的云冈石窟,遍及全省的9000多件古代彩塑,黄河流域的民间美术——年画、剪纸、刺绣、皮影、木雕,以及数量众多、风格鲜明的民居、戏楼,在分析山西的美术资源优势时绝对不能忽略。”杨力舟认为,民间美术是山西最雄厚、外地人最羡慕的资源。搞规划的目的首先在于充分认清山西美术的文脉,这叫“立稳脚跟”,有助于山西的美术家们创作出具有鲜明本地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美术作品。


  杨力舟进而提出“山西美术家队伍应当掀起一个学习传统艺术的高潮”。他认为,过去对山西的壁画、彩塑、云冈石窟等文化传统重视不够,往往是舍近求远,一味模仿洋东西,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切不可丢掉山西的文脉,借鉴山西古代艺术的文化元素,在今天大有可为。”


  “杏花奖”首次纳入美术作品


  1月20日至28日,由山西省美术工作者创作的400余幅美术作品在山西省文联大厦、太原工人文化宫和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同时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第11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展演同时举行。据悉,“杏花奖”作为山西省文艺类政府最高奖,将美术作品纳入评比项目尚属首次。


  这次展览以“和谐与创新”为主题,展出从全省2000余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作品,既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描绘,也有对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的思考,当然更少不了富于浓郁山西地域特色的作品。在展厅,参观者可以领略到《三晋逸韵》中传达的传统和时尚的碰撞,感受到《佛山国》中五台胜景的神圣,品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中壶口瀑布的壮美……


  尽管汇集了400余幅优秀作品,著名油画家、原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韩植墨仍然表示这次展览“不足以代表山西的水平”。因为组织工作匆促和不够深入,“好多画家没有拿出作品来”。


  据记者了解,山西现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画家,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58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547人,省内高校均设有美术专业,另外还有大批民间、业余画家。


  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郭立认为,山西美术目前处于一个积蓄力量的特殊时期,群众基础非常好,美术家的创作热情非常高。文化厅出台美术发展规划,有助于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聚拢各方面的力量,扎实稳步地推动山西美术的整体发展。


  山西省美术馆提上议事日程


  多年前,原山西美协主席苏光为筹建山西省美术馆东奔西走,殚精竭虑。据杨力舟回忆,“在苏光的执著努力下,省委给批了300万元建美术馆,印成红头文件。没想到主管副省长不久退下来了,300万元的美术馆也就‘黄’了。当时苏光说‘我建不成美术馆死不瞑目’,人事变动的残酷,把一句豪言壮语变成了泡沫。”


  令杨力舟欣慰并可以告慰苏光老先生的是,山西省美术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筹建山西美术馆,现在已有几套方案。”高建民在研讨会上透露,“山西要搞八大工程建设,山西大剧院、山西图书馆、科技博物馆等一些大工程的配套和将来的山西省美术馆怎样结合,还要进一步研究,但是已经进入政府的考虑范围,请大家放心。”


  近几年,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都在兴建美术馆。据了解,中国的公共美术馆从1980年的11个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增长幅度惊人。


  杨力舟建议,可以先建一个小而精的美术馆,但“要有现代化的设备,不能凑合”。他说,国际上的重要展览到中国后,都是从北京到上海、广东,这些展览对美术馆的要求非常高,人家有条件,所以捷足先登。因此,要赶快建成山西省美术馆,让中国美术馆的藏品来山西,让国际展览也能来山西。


  启动政府收藏 保存本土精品


  据介绍,受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的委托,首届“杏花奖”优秀美术作品由山西省图书馆收藏。“从这次画展开始,由省图书馆负责收藏画家的优秀作品,启动政府收藏机制。”山西省文化厅厅长杨波表示。


  山西省图书馆馆长李小强在研讨会上说,一定要保存好这批作品,在尊重法律、尊重画家、尊重版权的前提下,宣传好、利用好这批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欣赏到这批作品。


  83岁的山西画家赵梅生目前保存有三四百张自己的作品,却因此而发愁。“我现在已到晚年,这些画给谁啊?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一些已去世的画家也曾遇到这个问题。如果政府没有像样的收藏,后人就看不到这些历史文物、美术作品。”他准备把100张画再捐赠给晋祠博物馆,对政府收藏寄予厚望。


  高建民表示,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正在考虑完善这方面的奖励制度。“如果记载山西美术发展历史的代表作品流失,那么将来的山西省美术馆就不能完整地展示山西美术的历史,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钱林祥认为,《2008—2012年山西美术事业发展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他介绍了国外的美术馆现状,对山西省美术馆“先收藏后建馆”的做法表示赞同。


  “美术高地”不是遥远的梦想


  上世纪的山西美术一度辉煌,取得非常突出的成就,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在年画、版画的普及与提高、改造与创新中赢得全国赞誉;中国画《红太阳光辉暖万代》(亢佐田作)、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苏光、王迎春、杨力舟作)等均为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作品。新时期以来,山西美术创作空前繁荣。《血与火》、《晓色初动》、《捻毛线》、《解放区的天》、《黄河魂》、《矿工与太阳》等一大批涉及多个画种、多种现实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在国际、国内各类重大展览中数次获得金、银、铜奖。这些成就为未来山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西是我的第二故乡。”李延声说,去年他回山西做汇报展时,时任山西省省长的于幼军在展厅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和他从岭南画派谈到山西画派,谈得很细、很深入。“省领导这么关心美术,我从艺这么多年来还是首次感受到。”


  李延声认为,从全国来看,目前的山西美术水平不够高,发展不够快,但规划提出把山西建成“美术高地”,就有了一个奔头,有了一个目标,设想非常好。


  高建民在总结发言时强调,近期山西要抓好美术创作队伍、美术评论家队伍、美术策展人队伍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要形成三个机制:组织领导机制、专家指导机制、政策保障机制。


  山西离“美术高地”有多远?也许是10年,也许是5年,但有多远就有多近!未来可期。

 

 

李延声相关评论 年表
 

© 2000-2015 延声艺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