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简历
年  表
画家相册
画坛轶事
相关评论
媒体介绍
画家动态
专题展览
媒体介绍
李延声的麋鹿情
记著名画家李延声
孙炜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中国画名家李延声以画鹿名闻遐迩。欣赏他的作品,你的耳畔仿佛有阵阵仙乐掠过,不知不觉间,那番清新脱俗的悠然景致引领你进入一片充满生机的净土,宁静致远,让你犹如入了梦乡……
  他的画常常是早春景象。鹿儿们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正天真无暇地凝视着你;仰卧着的小牧童翘着二郎腿,撅起小嘴巴吹响唿哨;围着红肚兜的小囡囡为小鹿背来青青嫩草,那系着红头绳的独角小辫直冲云霄;或许你还能穿越时空会会红袖盈香的唐代少女,她们在春风中摩挲着茸茸的鹿角……
  这种充满唐诗古韵的乡间小调,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不亚于一首首只在梦中萦绕的天籁之音,那么令我们陌生,那么令我们欣喜,那么令我们向往。按照“通感”理论,我更愿意把欣赏李延声的绘画作品,比作是欣赏一场使人浮想联翩的民族音乐会,或是度过一段叫人心旷神怡的乡间郊游。不过,这种乡间场景如今已经很难寻觅。譬如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已经彻底铲平了千古悠然的田园风光。
  从艺术品市场的角度出发,李延声的鹿画作品,无疑是一个著名的品牌。但正是由于这种观念,常常败坏了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那种美妙的艺术体验。可是,为艺术品贴商标的市场化做法也未必尽是坏事,如今李延声作品在市场上人气之旺,其价格直线攀升,起码可以证明已经有更多的人被他的作品所感染。
  必攻不守自成风格李延声先生曾就读于广州美院附中、中国美院、中央美院,先后师从关山月、潘天寿、蒋兆和、李可染和黄胄诸大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就因擅长人物画而名闻中国画坛。但只因与鹿儿一个偶然亲近的时刻,他与鹿儿四目相对的瞬间,清沏而又通灵性的鹿眼,一下子感动了画家,于是一群群活泼可爱的鹿们,款款步入了他的笔下画面,与他情定终生。
  为了画鹿,李先生背起行囊走天下,到过国内不少鹿场,还曾远涉印度去佛教圣地鹿野苑观鹿。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现在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北京郊区的南海子麋鹿园。那地方对他有种神奇的吸引力,一见麋鹿,已过花甲之年的李延声立刻“返老还童”。
  他说:“我之所以对鹿情有独钟,除鹿的可爱和适于入画之外,另有重要的理由,是得到了恩师黄胄先生的肯定和鼓励”。
  黄胄先生是我国当代公认的绘画大家,他曾以自己画驴名满天下为例,提出了“一门精”的学术主张。黄胄说:“一门精,就可以把(画家)水平提上去。许多大艺术家都有这样的经验,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梅兰芳一生最有代表的也是几出戏。我画驴,也是搞一块试验田。这也像打仗准备尖刀班,像科研搞攻关。我就是以此攻笔墨关,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规律,集中精力从这点上突破。这好比纳鞋底,要有锥尖,才钻得深透,搞艺术就要有锥子尖的精神。毛主席讲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也是这个道理,举一才能反三,一通方可百通。”
  自创建中国画研究院始,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的李延声曾当过黄胄先生的秘书,从此他们成为毕生的良师益友。黄胄非常关心李延声的创作,时常和他一起探讨绘画的技法,使李延声获益匪浅。
  一天,李延声将自己一摞鹿画题材的作品送黄胄先生点评时,黄先生非常激动,大加赞赏后告诫说:“努力探索,必攻不守,自成风格!”
  李延声近日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正如黄胄先生所说的那样,对待艺术要攻要冲,要集中生命力去进攻!我画鹿,别人看我作画,信马由缰,看似淋漓痛快很过瘾,但每至夜深人静时,我便会披衣而起,望画反思,看看自己的创作是不是落入程式化的陷阱之中?干艺术的人每天都在追求完美,不到黄河心不死!”
  李延声先生的这段动情表白,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真情流露,为人们了解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提供了注解。
  爱鹿人的心声李延声爱鹿画鹿,画鹿成了他的拿手好戏。早在1983年,李延声先生与多位著名老画家一起为中南海作画,他创作的是《秋丛群鹿》。次年,与白雪石先生共同为周恩来、邓颖超客厅作国画《朝晖》,白老画松,李先生画鹿。1993年,李延声先生应邀为国务院侨办大楼绘9米长的《柏鹿鸣春图》。中国驻法大使官邸也藏有李延声先生的《呦鹿图》。李延声先生以鹿为题材的巨制展示在国家许多重要场所。1992年,他的《翠柏双鹿图》,由江泽民同志赠日本前首相宇野宗佑。1997年,他的一帧《鹿娃图》赠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安南盛赞此作品“具有美妙的意境”。此后,李延声先生曾为胡锦涛、曾庆红和黄菊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创作国礼,赠送外国重要领导人。李延声先生不仅在宣纸上画鹿,还尝试在瓷器上画鹿。他创作的《六鹿同春》、《鹿跃图》及《和平世纪钟》等被专家誉为“20世纪末瓷艺画的代表作”。
  因为爱鹿画鹿,李先生对鹿的情感自是深厚,因此鹿的生存状况也时时牵动着他的心弦,尤其是麋鹿。
  麋鹿作为中国特有的物种,是世界上知名度很高的珍稀濒危动物,其产地就在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入北京烧杀抢掠,皇家猎苑毁于一旦,麋鹿就在那时从中国的土地上绝迹。20世纪初,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被英乌邦寺主人贝福特公爵购得,从而拯救了这个珍稀物种。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位爱国动物学家写文章呼吁英国人,送麋鹿返家。1985年,麋鹿在公爵后人的帮助下,重归故里北京。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盛赞道:“20世纪中英外交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香港回归,二是麋鹿回归。”如今,麋鹿已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被写进中学的历史课本。
  麋鹿返家后,被安置在北京郊区的南海子,这里曾经是麋鹿绝迹的地方,现在也是画家李延声经常到访的地方。由于常去,他与麋鹿园的领导和饲养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宣传中国的麋鹿,李延声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中国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延声,曾写过提案,建议麋鹿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他认为,麋鹿不仅是这一北京特有的物种原产地,其形象灵巧可爱,特别是它有着渊远的历史,其坎坷经历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些内容都能够生动地表现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
  今年的全国政协大会上,李延声再次提交了《利用麋鹿回归二十周年,在京举办“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活动》的提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国家环保总局、北京市科委和北京林业局等主办单位热烈响应,这个活动的有关事宜正在积极筹备和落实之中……
  著名画家石鲁有句名言: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这句话同样和在画鹿名家李延声身上,的确贴切。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2005年10月20日第44期)
 

© 2000-2015 延声艺术 版权所有